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 接手一个网站后应做什么

    2012-03-24
     北京有个卖家具公司,有位经理对网络营销很感兴趣,于是开始招聘网络推广专员。一哥们,搞技术的,因爱好推广,面试了这家实体公司,面试过程相当愉 快,经理也非常高兴,一看简历,太牛逼了;再一聊,太有才了,经理说到:终于找到梦寐以求的人才。哥们说到:终于找到施展的空间了。于是,经理一咬牙、一 跺脚,给他开了个非常高的价,月薪2000……        这哥们愉快的接受了这份工作,但他面对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接手这个网站,怎么推广是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问题,那么在网络推广专员接手一个网站后应该做哪些工作呢?下面卢松松就粗略解答一下。   一,了解网站/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初入公司,先要了解这个网站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个公司想通过网络做什么。显而易见,这个家具公司最想要的是什么?是赚钱,赚钱是靠这些家具,而网络是增加家具销量与知名度的途径之一。   立足于自己的优势,网站也须如此。再了解下家具的优势、劣势在那里,比如它的做工精美,那在网站中着重以图片的形式展示美轮美奂的图片。如果是公司的渠道有优势,则着重展示它的客户群,最好找几个有说服力的案例挂在网上。   二,观察整个网站的风格   这算一种入门级评判网站好坏能力, 通过网站结构,就能知该站发展前途有多少。再细点我们可以观察它的LOGO、文章排版、网站介绍等单页来判断。拿LOGO来说,LOGO的设计直接影响着 网站整体建设,LOGO的设计应面向各种条件作出相应规范,设计的LOGO颜色可能被应用与网页配色体系。网站的视觉体验很重要,因为这会直接影响用户对 网站的第一印象。   三,检查首页内容   首页,尤其是第一屏展示的内容,主要以导航栏、幻灯片、头条和推荐的内容为主。首屏是用户进入网站的第一入口,非常重要,用户进来第一眼看到一个地 方网站的头条是伊拉克怎样怎样,那就不用奢望其他内容能好到哪去。回到这个家具网,这应该算个典型的企业网站,而首页的展示内容就一定要重点突出公司的优 势。   四,检查源文件,看看URL   看看网站源文件,代码是否合理,比如meta属性是否正确、那些代码是不利于优化的,都要看清楚。最简单的办法是与同类网站的程序比较,比如与同类的Discuz!源代码比较一下。   同时URL的结构也很重要,做SEO的都明白,URL规范化。例如,一个新站在你不做任何设置的情况下其实会出现4个URL:   http://lusongsong.com   http://lusongsong.com/index.html   http://www.lusongsong.com   http://www.lusongsong.com/index.html   那么在搜索引擎收录时就会出现很多麻烦,比如出现重复页面。   五,写份文档   在完成对接手的这个网站初步诊断后,作为推广专员最好写一份详细的网站诊断报告和推广方案,以书面的形式告知领导。这样不仅给自己一条清晰的工作计划,同时也是告诉领导,这个小伙子有想法。   写在最后:   “在任何一个领域,不求卓越,但求做到优秀,只要混到优秀,那么你的生活质量一定不会太差”这句话也适合不在IT界的IT人。   
  • 2012年赣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报名系统正式启用

    2012-03-15
    由我司开发的2012年赣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报名系统今日正式启用。各学校可以在http://bm.we0797.com 报名了!
  • 设计好脾气的Web页面

    2012-03-13
    随着技术的进步,Web设计的理念与技法也在不断发展。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带给我们的挑战也越来越大。怎样以最合理的方式使设计方案能够最大程度地适应各种设备的性能与规格属性,这是我们在工作当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一方面会觉得自己曾经熟悉的工作领域突然充满了未知感,而另一方面,一直普遍存在的那些旧问题也依然摆在面前。我们是否需要花费全部精力用来解决各种新旧细节问题,还是可以从宏观上寻求一些具有指导性质的“真谛”?   Web设计的历史过于短暂,要想弄明白一些大道理,我们不妨将视野放远些,让思路跨越设计的范畴。其实,我们真的可以从那些看上去与设计没有多大关联的领域中找到一些抽象化的、更具普遍意义的思路和模式,以帮助我们解决自己的问题。心理学和音乐等都是我们可以加以研究和探索的对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巴赫与当前Web设计所面临的挑战之间的关系。巴赫诶。   巴赫与“好脾气的克莱维尔”(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   1722年,巴赫创作了一部包括48首前奏曲与赋格(24个大小调)的钢琴曲集,主要用作培养年轻音乐家的教育素材。这套曲集是西方音乐史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影响极为深远。巴赫本人将它命名为“好脾气的克莱维尔(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为什么这部曲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呢?要知道,在巴赫所处的那个时代,在键盘乐器上使用全部调式演奏曲目并不是一种很正统的做法。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具有固定音调的键盘乐器一次只能演奏几个特定的调式。对于那个时代的调音系统来说,要在钢琴上弹奏出全部12个调式,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物理定律是很难被突破的,但人的感知是可以被改变的,解决方案就是重新定义“合调”的概念。某些音程在被调整之后会与标准的音准产生微小的偏差,从而产生了一个新的调音体系,使人们可以弹奏全部曲调。这种为了构筑更合理的系统而调整其组成要素属性特征的能力,就是一个系统的“脾气”。   巴赫的平均律对自然律进行了修正,将八度音程分为十二半音的调律法,以便于转调。这种方式自然可以被称为“好脾气”,它就像是古典音乐中的实用主义。   Web设计中的好脾气   Web设计面向的目标设备正在由单一发展为多元,这也许是最近一两年里最令人激动,同时又是最令人焦虑的事情了。这不再是关于样式能否在不同浏览器中保持兼容的问题,我们在新局面下面对的是各种方面的因素: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屏幕尺寸、不同的使用环境、不同的系统平台所具有的UI风格等。   虽然响应式设计(什么是响应式Web设计?)或是针对指定设备进行设计的思路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面向不同的环境调整外观形式及体验方式,但不是所有的UI元素或模块都可以被赋予弹性,我们仍然需要在很多地方使用“固定”的全局化设计方案。这时,“好脾气”的思路就可以帮上忙了。具体的实践原则很简单明了:为了让设计方案在一系列不同类型的设备中都能产生最好的用户体验,我们需要对界面中一些关键性的UI元素做出不同程度的折中调整,使整个页面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触控优先   最近,越来越多的桌面版本网站当中开始出现具有触屏设备UI风格的界面元素,这种做法很好地体现出了“好脾气”的设计思路。在触屏移动设备当中,我们需要通过手指对界面当中的交互对象进行直接操作。比起传统的鼠标指针,手指触控方式需要的目标作用区域更大。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应该适度地增大页面当中一些重要交互元素的尺寸;同时,为了保持视觉上的平衡,我们还需要对相关元素之间的间距及它们各自的内边距进行调整。   举个简单的例子,Google在其新版UI当中明显地增大了“写邮件”按钮这类重要交互元素的尺寸;同时,诸如导航菜单、工具栏、邮件列表等界面元素,在间距留白等方面也有做相应的调整。相比于过去,新版设计方案显著地提升了Google的这些主线产品对于触屏操作的友好性。   从某种程度上讲,iPad在触屏移动设备与传统桌面设备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的普及提升了触屏设备UI风格在桌面设备当中的影响力。看看Gmail和Twitter这类主流产品在最近的改版,或是花时间到那些CSS网页设计案例集当中浏览一下最新的优秀作品,你会发现当前的Web设计风格看上去确实和以前不大一样了,它们看上去似乎更加的...丰满。留白更多,按钮更大,一切看上去都又大又平。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这种现象与桌面显示器不断增大的尺寸也有一定的关联。   在这类设计方案当中,界面元素所占据的空间对于鼠标指针来说显得有些许浪费了,但对于手指触控的方式却恰到好处。这也正是“好脾气”的设计思路的核心思想,即为了使界面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平台环境,而对“标准化”的设计方案进行微调,最终达到一种折中的状态。   而且在很多时候,这种权衡的结果对于键鼠交互方式来说也并不坏。容易被手指触摸的按钮同样易于鼠标的控制,整个UI在传统设备上下文环境当中的用户体验也许反而有所提升。   此外,我们之前的又是为了触屏移动设备而设计一文也可以在触控体验设计方面为大家带来一些参考。   响应式设计方案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不过它们大多是围绕着各种相关的开发技术来进行的。其实,“响应化”本身不是目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机制,它能够帮助网站根据不同的设备平台对内容、媒体文件和布局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从而使网站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为用户提供一种最优且相对统一的体验模式。   响应式方案离不开全局化的用户体验设计。正像我们在前文当中提到的,这类方案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面向不同的环境调整设计方案,但不是所有的UI元素或模块都可以被赋予弹性,我们仍然需要在很多地方通过“好脾气”的设计思路权衡出一种最优的全局化解决之道。在这方面,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s)的网站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各位可以试着使用不同类型的设备来访问这个站点,或是直接在桌面设备中不断调整浏览器窗口的尺寸,以观察页面的响应化调整规则。   响应式策略可以使同一套设计方案适应于各种类型的显示设备,用户甚至可以通过老旧的苹果Newton掌上电脑来浏览波士顿环球报的页面。不过,这不只是前端开发方面的成就,实际上,这种策略所体现出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设计思路才是最重要的。   我想,如果我们只需要面向桌面设备进行设计,那么最终的方案应该是更加纯粹的,包括视觉效果及交互体验等方面。毕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拥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使一种设计方案尽量趋于完美。一旦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的设备环境,我们就必须做出某种程度的权衡,以便“弹奏出全部调式”。   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参考我们之前的相关文章,对响应式Web设计的概念及实践方式进行深入了解:   ●什么是响应式Web设计?怎样进行?   ●通过CSS3 Media Query实现响应式Web设计   ●走出移动互联网的迷宫 - 网站移动化的方法策略   ●案例学习 - 响应式网站的产品需求和设计流程详解   移动优先的设计   之前的话题主要偏向于页面的视觉设计。其实,“好脾气”的设计思路同样可以体现在产品设计、用户体验、信息架构等诸多方面。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产品设计当中的移动优先策略。   在这个概念里,我们会从移动的角度入手开始产品设计工作,并始终围绕着移动平台的软硬件特性来打造最符合移动设备上下文环境的产品基本功能。正如Luke Wroblewski在《移动优先》一书中所说:   如果一个团队以移动优先为策略原则开展设计工作,其产品最终所带来的体验将是具有高度的任务驱动性的。用户可以将注意力聚焦在需要完成的关键任务当中,而不会被传统风格的桌面版本网站产品当中过多的无关因素所干扰。这对于产品的用户体验及业务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对这种设计策略进行扩展,使其超越移动体验的范畴,并上升到整个产品的层面,我们就可以在它身上发现很明显的“好脾气”特征。Twitter最近的一次改版当中就很好的体现出了这方面的概念。   Twitter这轮改版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在不同类型的设备当中实现具有一致性的体验模式。保持界面外观的统一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否在整个产品体验的层面上实现这一目标。移动优先的设计策略可以保证相关的工作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我们可以在Twitter的这次改版当中很明显的感受到移动化的体验模式对于整个产品设计方案的影响作用。例如其客户端底部的“Home”、“Connect”、“Discover”、“Me”这四个导航标签,从数量上来说正好适用于移动设备的小尺寸屏幕规格,这正体现出了产品的信息架构针对移动环境所进行的优化调整。而同样的导航结构也出现在了Twitter桌面版的网站当中。我们可以在上面的截图当中看到,虽然桌面环境相对于移动设备来说拥有更大的界面显示空间,但这些导航元素的尺寸及外观效果却几乎与客户端当中的完全一致,只是在整体布局方面进行了调整。可以说,整个桌面版的设计方案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能够保持与移动版本的体验一致性而刻意受限的。   当心狼   在巴赫平均律之前的自然律体系中,那些不在当前调式当中的音符被弹奏出来的时候,通常会产生一种非常刺耳的效果。当时的音乐家们喜欢将这种情况比喻成狼叫。   借鉴这个凶残的概念,我们可以将用户界面当中那些在某些平台当中适用,但在其他环境中就会破坏产品体验的视觉或交互元素称之为“狼”。当你使用手机浏览Web页面的时候,那些本是为了鼠标指针而设计的难以通过手指准确触摸到的链接,那些微小到几乎无法辨识形状的文字,那些依赖鼠标悬停而触发显示的UI元素...这些都是移动设备上下文环境当中的Web界面之狼。   纽约时报的单篇文章页面中,正文右侧通常是一组分享链接,其中每个链接单元的高度是12像素。当我们在iPhone中浏览这个页面的时候,会发现这样的尺寸确实很容易造成误操作,你几乎难以准确地触摸到正确的目标对象。对于这些功能性质的链接单元,最好可以按照苹果在iOS人机界面设计规范当中所要求的那样,在宽度和高度上都至少给到44像素。   对于下图所示的导航结构,移动设备用户普遍表示压力很大。这种下拉菜单形式的UI组件在传统设备当中是非常常见的,但是由于它需要通过鼠标悬停的方式来触发弹出,所以在触屏移动设备当中,这种形式通常无法正常的工作。   总结   最后再次强调,虽然响应式设计或是针对指定设备进行设计的思路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面向不同的环境调整页面的外观形式及体验方式,但不是所有的UI元素或模块都可以被赋予弹性。我们有必要将按钮或其他一些全局化的界面组件以某种折中的方案进行调整,使页面无论在整体还是细节当中都可以面向不同的设备提供最优且相对一致的体验模式。另外有一个很现实的因素是我们不可以忽视的,即使我们有足够的资源面向不同类型的设备打造具有高度针对性的设计方案,用户在更换设备进行使用的时候同样会将之前的体验转化为潜意识当中的期望而带到另外一个设备当中,所以体验一致性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到的。   ● 触控优先:在尺寸上适合手指触摸的按钮或链接同样适合于鼠标点击,但反之则不然。所以触控优先的设计思路可以确保页面在多数平台当中都能有不错的体验。   ● 响应式设计方案:响应式设计方案够帮助网站根据不同的设备平台对内容、媒体文件和布局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不过同时,我们还需要在很多局部的UI元素或模块当中权衡出一种最优的全局化解决之道   ● 移动优先:从移动的角度入手开始产品设计工作,并始终围绕着移动平台的软硬件特性来打造最符合移动设备上下文环境的产品基本功能,使其最终所带来的体验具有高度的任务驱动性的。   ● 留意细节当中的交互方式:要特别留意细节当中的那些不具备跨平台能力的交互模式。其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触屏设备通常无法支持传统设备当中的鼠标悬停状态。   巴赫相信人们有权利也有能力以他们认为合适的调式来演奏音乐,他通过好脾气的调律法以及基于平均律的伟大音乐集向世人证明了这一点。而我们则希望,无论人们使用哪一类设备,他们都能感知到最佳的产品体验;我们希望自己的网站产品在可用性及可访问性等方面做到最优。
  • 谁能真正接受谷歌的“遗产”?

    2012-03-10
          进入中国三年,投入应不下数十亿。谷歌说要走,中国互联网企业立刻开始着手接收谷歌“遗产”。网易在邮箱的显眼处贴出“邮箱搬家”服务, 而且特别注明,“支持收发Gmail邮件”。   谷歌中国更直接的竞争对手百度是显然的接收大员,据说其广告员工已经开始一个个按图索骥拨打谷歌中国的客户电话。此前排名在百度、谷歌之后的搜搜、搜狗、有道等也不会放过机会,谷歌的广告代理商固然是需要拉拢的对象,其技术人员更是难得人才。某谷歌中国高官曾在私下评价国内搜索引擎的技术,其排序为谷歌中国、百度、搜狗、有道和搜搜。其中腾讯搜搜储备数年,公司CEO马化腾亦感叹搜索技术门槛较高,2009年下半年,腾讯更换谷歌而使用自主研发搜索引擎,求才之心尤渴。不过截至发稿,腾讯、阿里巴巴、搜狐等公司均谢绝未对问题进行回复。   阿里巴巴集团支付宝公司某管理层以个人身份在新浪微薄上向谷歌的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发出邀请,“不能在北京搞全球最牛的搜索引擎,就到杭州为做全球最牛的电子支付平台而奋斗吧!如有需要,随时联系我,我随时可以到北京去拜访,或者也可以安排来杭州参观。”不过更多的中国公司对谷歌员工的身价望洋兴叹。某中型互联网公司负责人在表达了对谷歌的敬佩后,指出正是以谷歌为首的大型公司抬高了中国互联网人力资本价格,导致大部分创业无法吸引最好的人才,从而“在起点就输了一步。”此前,外界曾经盛传谷歌中国会为应届大学生开出25万年薪。谷歌的慷慨也给有意吸纳谷歌人才的公司出了一道难题,“他们价格太高了,我不可能为了吸收个别人才打破整个公司的薪酬体系。”前述公司负责人表示。此前,谷歌中国总裁李开复离职创业,有谷歌员工欲随行均被李开复婉拒,他的理由就是无法为这些人支付达到谷歌水平的薪酬。   李开复在担任谷歌中国总裁期间,与新浪、天涯等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同时对天涯、迅雷、巨鲸音乐网等公司进行了投资,一旦谷歌退出中国,除迅雷在此前与谷歌协议到期后改与百度合作,新浪等中国互联网公司将面临更换搜索合作服务商的局面,新浪也婉拒对此发表评论。不过一家接受谷歌投资的公司负责人表示,由于持有公司股份较小,谷歌退出中国对公司不会有什么影响。谷歌的退出还将对其客户造成影响,阿里巴巴集团B2B业务是谷歌的重要客户之一,由于曾经与中国另一家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发生激烈竞争,阿里巴巴如何选择未来搜索引擎投放广告引人注目,不过阿里巴巴集团只是表示,确实在谷歌投放广告,并未对未来广告投向做出更多解释。      “谷歌对中国互联网技术水平的提升是难以替代的。”某上市互联网公司高管对谷歌退出中国表示惋惜,他认为,谷歌在地图、邮箱、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等领域的领先技术,可以带动中国互联网在这些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提升。他自己亦是谷歌手机地图的忠实用户,“可以实时查看交通状况,免费的。”   “谷歌退出对中国的技术从业者心理打击是很大的”。一位互联网创业者说,过去几年,谷歌凭借其技术先进性以及开放、共享、自由等价值观,取代微软成为全球科技人才心向往之的高地,“这样一家公司居然要离开中国?”这位创业者说,“对技术人员的心理打击太大了。”   市场、人员都可以接手,谷歌留下的这块“精神”空地,恐怕才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们最难以接收的。
  • 25个让人惊叹的 HTML5 应用实验

    2012-03-08
    如今,很多 Web 技术爱好者尝试使用 HTML5 来制作各种丰富的应用。本文将列出25个让人惊叹 HTML5 应用实验,让你体验下一代Web技术的魅力,相信你看完这些例子后会对未来的Web发展充满无限期待。 Bomomo Tunneler Geolocation Magnetic Google Box HTML5 Video Destruction Sinuous Cloth Simulation Canvas Paint Canvas Gradient(move the mouse to change the color) Lines go all over the place Drag and drop Editable Content Two videos in sync Storage events 以下例子来自Chrome实验室,可能需要特殊方式访问。 Pong 3D Interactive Circles Geoid Viewer The WebGL Globe Tron Tank Program Typographic Effects Guess What Cup Fractal Lab Walking with CSS3 Core
  • 如何做首页改版:阿里巴巴中国站首页改版经验谈

    2012-03-08
    同任何网站一样,阿里巴巴首页的每次改版也都是一次纠结和挣扎的洗礼。设计的过程总是痛苦的,因为判断和选择总是艰难的,这里我们并不想叙述改版的整个流程——尽管不同团队的架构和设计团队的职责有所差异,但除了决策过程不同外,大公司抑或小公司在流程上并无本质区别。我们在此是想通过总结我们在改版过程中经验和教训,以及对于首页甚或产品redesign的思考。 以下是我们觉得必要的思考流程以及一些方法和关键点: 一、关于定位的思考 在首页改版之前,结合网站整体的策略变化我们首先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改版的目的/目标是什么? 是配合网站整体战略的调整,还是用户体验的改善和提升,是自上而下的网站转型升级,还是自下而上的流量再分配?… 这些因素也决定了首页的设计思路是宏观还是微观,是信息层面的梳理还是视觉表达的优化。 2、首页的用户是谁? 用户是谁,用户特征是什么,用户的需求和价值在哪里? 考虑这个问题时,需要对于用户类型做相应的区分,不同的网站可能根据网站服务的特征来区分不同的用户群,比如: 1、时间:新用户与老用户 2、来源:自有用户、SEO用户、BD用户 3、关注行业:原材料用户、工业品用户、… …… 3、现状 1、目前的内容运营规则是怎样的 2、当前的界面是否存在可用性或易用性的问题 3、基本数据是怎样的:PV、UV、回访率、流量转化率,各产品的流量分布、各类型用户的访问基础数据是怎样的。这些数据本身是否能暴露当前的问题,或者能用以评估预期目标的效果 二、做好设计管理 1、找准关键角色 在这个过程中能否找准关键角色非常重要:谁是真正对首页负责的人,谁是对具体业务负责的人,相关的合作方的决策者是谁?只有明确关键角色,问题才能高效的决策和推进,而不是互相推诿和拖延,这将是考验改版项目团队工作技巧的重要一步。 2、提早沟通设计思路,而不是直接进入设计 不同工作风格会产生不同的工作流程,以首页改版为例,我曾经见过给出十多个首页设计稿给老大选择的壮观场面,这未必是不好的工作方法,但却显然是低效的。 建议在改版之前,能够和相关方(尤其是对于首页有决策权的leader)建立起充分沟通,将改版的整体目标建立共识,而不要一开始就沟通具体的设计细节——这很容易就陷入对于细节的争议当中。 当然为了避免“空谈”,做好相应的准备还是必要的,有可能的话提供数据依据和现状分析,并给出鲜明的观点。当然您也可以通过低保真的页面结构图,以便各方对于首页有概念上的理解。 3、项目管理   a) 资源保障 首页改版对于投入精力的需求长期而稳定,能否争取到相关资源,并且在项目过程中获得高优先级的支持将非常重要。 b) 时间计划:定期与追踪 首页改版是一个耗费较多资源,牵涉业务众多的项目,强烈建议按照项目流程来执行,但与一般项目不同的是首页改版的进度往往并不完全受控,相关影响因素较多,并不完全能由技术评估方案的工作量,因此建议在项目前期编制较为粗线条的项目时间表,主要用以对执行过程进行分解,而在方案基本成型后再建立精确的上线时间计划。 三、把握设计细节   1、设计即运营 设计的过程也是运营策划的过程,尤其是以运营为主的首页,设计师不仅要关注用户如何浏览和阅读,也需要考虑首页内容如何产生,因此首页的设计过程也是和相关业务方订立运营规则和运营方式的过程。 2、追求细节,但别害怕不完美 就像产品设计中常说的,产品的成功往往是通过快速迭代而造就的,如果追求完美的产品,则时机早已错过。首页的设计和改进也会是一个不断经受用户检验和快速迭代的过程。因此在设计上线先后不断通过用户的反馈和行为数据验证和确认,而无需去追求完美的方案——因为完美是不会存在的。 四、善用数据与用户 1、数据是了解用户的重要途径 a) 在设计前要对要验证的目标设定可衡量的指标 首页改版效果的指标与首页的定位关系密切,如何设置用户体验指标,建议参考Google的用户体验衡量指标体系(HEART)。 b) 是否有足够的数据来支持分析结论 一旦明确首页改版效果的指标,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收集指标的相应的数据,网站的基础访问数据、tracelog、点击分布等。如有必要应当对当前首页的数据指标进行收集,以便用以对首页改版后的效果进行对照。 我们的经验:我们在首页改版时主要采用的是(结合采购商身份的)页面CTR和Bounce Rate,以此来评估新老版本与用户需求的匹配度和吸引力。当然在不同的目标驱动下可能会采用完全不同的数据指标,比如在分析局部板块时可能会关注诸如广告效果、专场转化率、登录行为数等。 2、用数据来做决策和验证 a) 关键指标的定义及描述应该达成一致 在我们改版的过程中遇到一系列数据上问题,包括监测数据的不稳定、数据前后矛盾等,而在总结原因时发现问题出于不同的部门对于数据的定义和观测都有所差异,并且在AB Test过程中由于选取的样本数量和类型上的差异,也会使得观测的结果不具可比性。这也促使我们在后续的测试过程中建立统一的数据收集通道,并且在后续的 AB Test中和BI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来确保测试样本的可比性。 b) 不要迷信数据,要寻找数据背后的意义 3、意见反馈,有时候并不重要 这取决于你是否有足够的判断力和敢于say no。请考虑接收到的问题—— 1、表达的是感受,还是使用的实际问题 2、是否是目标用户的问题 3、是普遍性的问题,还是个体问题 …… 在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要记得一点——聆听少数人的声音,但为大多数人设计。 五、“习惯”与重建习惯 一般情况下,首页改版总是会原有用户的使用习惯,因此在首页的测试过程和上线都需要慎重考虑用户习惯的延续和给予一定的指导。请考虑—— 1、在测试版本上给予用户返回默认首页的入口,允许用户退出测试 2、在新首页上线后,在一段时期内保留旧版首页的入口,让那些尚未适应新首页的用户能够有缓冲期来完成原来习以为常的任务 3、如果有必要,提供一个what’s new页面,帮助用户快速了解新首页 我们经验:在新版正式上线后,在首屏为用户提供了新首页指南,在页面底部提供了回顾旧首页的入口,给用户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过渡,通过监控旧版本的流量也可以判断用户对于新版本的接受度,从而逐渐降低新版本的帮助的权重,并且在此过程中基本上未产生用户的主动投诉。 以上是我们本次阿里巴巴中国站首页改版的经验总结,在这里分享给有相关困惑或遇到同样问题的同学们,欢迎大家在专业上更深入的探讨。
  • 计世网员工薪水被扣一半 董事会讨论未来走向

    2012-03-08
     9月6日消息,据垂直IT媒体计世网员工透露,计世网目前的10余名员工8月薪水都被扣除一般左右,减薪理由是集团效益不好。计世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孙定则表示具体情况要与人力资源部联系,他同时透露关于董事会对计世网的未来走向曾有讨论。   据计世网员工介绍,目前整个计世网只有10余人,在薪水被扣除一半后,昨日曾有几个员工联合找人力资源谈判,但并未有最终结果。事实上近几年计世网人员流失严重,据透露2009年上半年还有40多个员工,今年年初则仅为20人左右,而现在包括技术在内也仅有10余人。   孙定在与新浪科技连线时表示,关于减薪的事情需要与人力资源部沟通,他同时表示整个计世网原本只有20多人左右,而人员流失是因为兼职有很多变动。   计世网隶属于计世传媒集团,相对于其他品牌业务来说,计世网一直是独立核算。据计世网员工透露,上半年负责销售的员工也已离职,目前计世网“没有收入并且集团也不会过多伸出援手”。   计世网创建于1996年,是中国最早的互联网站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IT网络媒体,几年前与赛迪网、天极网、PConline等曾风光一时,PConline更是于2007年底在港交所上市。   不过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相对于新一代的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的红火发展,传统IT行业并不景气,因此影响了广告方面的投放,导致垂直IT网站广告收入惨淡。“这让单纯依赖广告营收的垂直媒体,都没了活路。”一位曾经在垂直IT行业担任中层的人士称。   上述人士同时认为,除了整体行业的影响,计世传媒集团对计世网的“不太重视”,也是导致计世网衰落的原因。“主要是体制有问题,计世传媒集团平媒转网媒的口号喊了10年,到现在网站依然是平媒的附属,集团也从来没有过特别大规模的投入。”   对于上述言论,孙定并未进行评论。不过他透露,计世传媒集团董事会曾经对计世网的发展方向有过讨论,但具体是何结果并未对相关管理人员及员工进行披露。
  • 孙正义:软银将在30年内成全球十大IT公司之一

    2012-03-08
     据法新社报道,软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周一称,他的目标是在30年之内使软银成为全球十大IT技术公司之一。他表示,软银的目标是市值达到200万亿日元(2.4万亿美元),拥有5000个子公司,其中大多数子公司在亚洲。   孙正义在首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软银目前在全球拥有大约800个IT公司,要在30年内把全球的子公司数量提高到5000个。   孙正义称,软银积极地向东北亚投资,并且计划在一个名为“Oriental Express”(东方快车)的计划中帮助在韩国和中国的商业合作伙伴向海外扩张。   软银已经向韩国企业投资了2.30亿美元。软银最近与韩国电信运营商KT公司组建了一个云计算合资企业以帮助日本企业保护自己的数据避免自然灾害的损害。   软银还增加了在中国的投资,增加了包括阿里巴巴和人人网在内的一些公司的股权。   孙正义称,其目标是帮助在日本、韩国和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扩大在亚洲其它地区的业务。但是,他没有详细说明这个事情。   孙正义称,软银还将进入智能电网行业。其表示,软银在能源行业也许是一个新手,但是能够根据所知道的互联网技术为智能电网做出贡献。   鉴于3月11日地震和海啸引起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危机,孙正义最近宣布建立10个大型太阳能电厂。其表示,没有电力就不能进行信息革命,可再生能源最近正在成为企业的另一个新的领域。
  • IT世界网将关闭 IT类垂直网站齐伤感

    2012-03-08
    日前,业界盛传IT世界网即将停止运营,其在深圳、广州的分站都面临关闭解散的风险,甚至发出“IT类垂直网站走向颓势”的感叹。那么,曾经辉煌一时的IT世界网怎会陷入生存困境,IT类垂直网站的前途真的一片“伤感”?   曾经辉煌一时 如今生存遇挫   “本人上个月从IT世界网离职,合同写明7日内结清工资,但工资至今不发,打电话催财务各种推脱……”日前,一位IT世界网前员工在微博上爆料IT世界网变相裁员,并拖欠员工工资,引发多方关注。   有消息透露,老牌IT垂直网站IT世界网即将停止运营,该网站深圳分站已于11月4日解散,广州分站也在解散之中。目前,记者在IT世界网上看到,其在深圳和广州的页面内容均在11月3日停止了更新。   IT世界网成立于2004年,是颐高集团旗下全资控股的互联网垂直类IT专业网站。依托颐高在全国拥有52座IT大卖场和100个IT联盟卖场的先天优势,IT世界网渠道覆盖中国23个省、39个城市的1亿终端消费者,在业界拥有极高的知名度。   曾经辉煌一时的IT世界网,如今为何会走入生存险境?   “IT世界网先天条件不错,最终走向末路,是由于高层无网站运营能力、直接管理者妒才忌能,将许多优秀的编辑逼走。”在谈到网站关闭的原因时,IT世界网员工在微博中表示,IT世界网管理混乱,关门大吉是迟早的事。   悲剧皆因经营失误   对于外界盛传IT世界网管理混乱的说法,前IT世界网副总编林锡宏表示反对,并透露:“IT世界网的悲剧是经营失误所致,而非传说中的团队管理问题。”   至于经营问题,著名网站运营专家蒋平中表示:“IT世界网基本看不出什么盈利模式,分站建了这么多却没有突出核心竞争力。”   “IT世界网即将停止运营和中国电脑城模式的衰落有着莫大的关系。”优亿开发者论坛运营经理付斌对网络导报记者分析道,“IT世界网的运营模式严重依赖电脑城,而随着IT卖场模式在中国的逐步衰落,IT卖场和IT网站之间的互助互惠的功能日渐削弱。”   “当笔记本、硬件、数码类产品在电脑城销售火爆的时候,IT世界网通过资讯、报价、评测等将网民与电脑城销售模式连接,可以吸收IT厂商投入的广告费。但如今,京东商城、国美、苏宁等纷纷涉足电商IT领域,大大挤压传统IT卖场的市场,IT厂商对垂直IT网站的广告投入也大幅减少,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此类网站的入不敷出。”付斌指出。   IT类垂直网站走向颓势?   IT世界网生存遇挫,令许多人发出“被业界普遍看好的IT类垂直网站,已经开始走入颓势”的感叹。对此,付斌也有着自己的观点:“不能就此武断地做出IT类垂直网站走入颓势的判断。IT类垂直网站虽然受到来自门户网站、电商和社交SNS网站的威胁,但是短期内还是具有一定生存空间的,只要能够把握好经营的方向,实实在在做好内容,中国互联网还是有足够的空间容纳的。”   “在信息相对透明的今天,用户已懂得在互联网上辨别真伪,单纯地依靠对产品的包装和铺天盖地的宣传,已不能再吸引用户的眼球。”付斌进一步指出,IT类垂直网站首先要坚持自己原创的内容,反映用户最真实的声音,才能在凝聚用户眼球方面取得优势。另外,IT类垂直网站在内容方向性上也要作出改变,比如,利用好现在最为火热的微博、手机通讯、论坛社区等SNS手段,建立好供求关系的平台。
  • 马化腾的模仿之路还能走多远?

    2012-03-08
    一直以来,腾讯就像是一个不可战胜的帝国,它善于模仿,从模仿ICQ推出自己的第一款产品OICQ(腾讯QQ的前身)开始,一直到QQ秀、腾讯游戏、拍拍网、团购网及财付通等,腾迅总是在一项互联网应用即将兴起的时候,腾讯就推出与之相似的产品,并基于客户端进行推广,只要腾讯进入某一个领域,就会成为杀手,凭借着它的QQ庞大用户群和用户的黏性,就能够把对手挤到市场的边缘。争夺市场份额,将竞争者由“先驱”变成“先烈”。   模仿战略的好处是成本低,风险小,即使没有收益,至少也不会损失多少。更何况,在后发制人之前,腾讯可以在暗处仔细地研究对方的产品,因此在腾讯在推出类似产品的时候,不仅颇有“惊艳”之感,而且凭借着模仿战略,腾迅不仅仅在互联网领域完成了产业多元化,也因为这些“模仿”项目,带来了巨大的收入。但凡事有利就有弊,腾迅的模仿战略走到今天,越来越吃力,更像是走进了死胡同。   有人说在美国,学生会想,如果我捣鼓出好东西,Google会收购的。但是在中国,他们会想,如果我弄出来好东西,腾讯就会山寨一个。腾讯在历史上推出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属于中庸。不是腾讯没有人才,而是这些产品都没有当作战略性产品来看待。可能包括腾讯的马化腾在内,都迷信QQ永不破灭的神话,都相信通过QQ这个平台进行推广的效用,因此没有全心全意地去钻研信息共享,没有专心致志地去做产品。搜狐的首席执行官张朝阳曾批评腾讯说,这家公司不创造任何东西。   腾迅在很多领域都做“老二”,即模仿者,大部分都很成功,少数项目也有失败的。但这种政策将越来越难以有效,一方面,对于被模仿者来说,他们的产品是他们“全部的心血”,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要全力以赴,那样才有活下去的可能。但是,对腾迅来说,所以如果东方不亮,希望亮,由于他们有用户的基础,所以不会像被模仿者那样,有那么深的忧患意识。简单的来讲,模仿者不会像“被模仿者”那样“拼命”。   腾讯的这些霸道动作,不禁令人想起1500年左右的那个庞大的奥斯曼帝国,他们甚至将欧洲人赶入大西洋当海盗。然而奥斯曼帝国就是从1500年开始,即在帝国看上去最辉煌的时候走向衰败。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国家竞争力的本质是什么。他相信财富、相信领土、相信武力、相信酷政,但其实这都是表象,西欧的崛起,关键是鼓励理性主义的思想、保证财产权、建立资本市场、促进有利于交通和通讯的科学技术。   2010年的腾讯帝国有相似之处。它相信它的模仿战略的有效性,相信QQ客户端的黏性,相信自己在客户体验方面对细节的把握。然而,这可能会引导腾讯帝国去执行一个错误战略。当爱迪生把灯泡发明出来的时候,你花很大力气打磨那一盏油灯,能有什么用呢?这个错误战略甚至有可能是致命的,但要三年、五年之后才能表现出来。正是在模仿战略的主导下,腾讯没有第一个占据住微博这种信息共享形式的战略高地。腾讯对模仿战略的“路径依赖”将是长期的,但却是致命的。   颠覆腾讯QQ的,不是客户端,而是类似于Twitter、Facebook、新浪等,这是因为它们有能力对信息共享重新定义。腾讯有点像PC时代的微软。威胁Windows操作系统的,不是Linux,而是谷歌的Chrome浏览器,这是因为谷歌对计算进行了重新定义。换句话说,微博与QQ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信息沟通与共享。只不过在微博上,信息共享的载体是页面。在QQ上,信息共享的载体是客户端。而客户端注定是一种过渡性的产品。随着带宽不断加宽,很多客户端不断被页面应用所替代。比如音乐或视频,现在基本上都是在线播放。   在微博上,用私信交流可以取代QQ上一对一的交流;对公众发布信息可以取代QQ上聊天室的功能;微博上的群组功能可以取代QQ的群聊功能;微博上发布视频和图片可以取代QQ上的视频和图像传输。新浪的微博可以开发出更多的应用,不仅可以取代QQ的全部功能,而且还有更丰富的应用,还有更新颖的体验。更何况,新浪的微博已经形成了品牌,形成了用户黏性,有了用户规模,而且截止到目前,它的用户规模还在迅速膨胀。   也许马化腾与乔布斯的区别在于,马化腾更像是一名政治型商人,更善于组合和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这种策略更符合当下的中国的国情,但是他的这种策略是建立在两种假设之上的,一是中国对FCAEBOOK和GOOGLE等,国际互联网巨头有一定的门槛,对腾迅起到一定的保护性作用。二是中国当下的民营企业,必须与政府搞好关系,获得政府的资源和认可才能更好的生存。但在经济与政治越来越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在变,包括这两种假设。而唯一不变的是,所有的企业,尤其在是互联网领域,只有创新才是生存和持续增长的源动力。即使是过去腾迅的“黄金十年”似乎颠覆了这个理论,但下一个十年,这种价值观肯定会恢复正常,只有变才是一直不变的东西。